烟台创拓物资贸易有限公司蒋卫东  :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记者 张斌)“到目前为止,良渚遗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保护管理体系。”7月6日杭州良渚日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说 。  当日 ,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在杭州余杭良渚举行。活动期间 ,蒋卫东面向与会中外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介绍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最新情况 。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蒋卫东称 ,良渚遗址是大型考古遗址 ,“大遗址”的特殊性决定了保护和管理的过程是随着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遗产价值认知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提升、日渐完善的过程 。  回望保护和管理的不同阶段 ,截至目前 ,良渚古城遗址已拥有三个重要的保护名称 :1996年,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 ,其成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共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2019年7月6日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良渚古城遗址因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现场  。 王刚 摄  当日,蒋卫东用“两条路”和“两家人”的故事 ,讲述良渚遗址的多年保护。  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当时的104国道穿越了莫角山等重要的良渚遗址 。1996年,当地交通部门对这条国道进行改道迁移。  2016年 ,为进一步保护良渚遗址,避免过境交通对良渚古城本体的干扰  ,当地对老“104国道”经过良渚古城的部分进行封闭废止 ,并开展地形环境修复,如今已成为良渚遗址公园景观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路是杭州绕城西复线高速 。2017年  ,为避让新发现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已经完成土地征用的杭州绕城西复线高速进行外移 ,避开了遗址 。“这样既使得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景观都得到了科学有效地保护 ,也充分体现了各地政府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自觉性 。”蒋卫东说。  “两家人”的故事,是世代生活在良渚遗址的民众保护传承良渚遗址文化的缩影。  活动现场 ,蒋卫东展示了一张祖孙三代的合影,介绍康烈华一家的故事 。50年前,康烈华曾主动捐献文物 ,得到浙江省级部门回信。2006年 ,他的儿子康宏果在建造自家房屋时发现文物,主动联系良渚遗址管委会上交 ,并支持配合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  “在他家的宅基地上 ,考古人员清理了9座良渚文化高等级墓地 ,出土数百件精美玉器。所以我总觉得,文化遗产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的传承 。”蒋卫东说。  保护遗产是为更好传承遗产 。传承遗产离不开讲好良渚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离不开“触动人心”的高水平展示。蒋卫东称,良渚遗址希望构建“大遗址综合阐释与展示体系” ,目前在场馆结合 、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方面初步形成一些具体做法  。  比如 ,良渚遗址初步形成“博物院+遗址公园”的综合展示体系。7月5日,中国、希腊两国嘉宾就前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采风,探寻良渚先民的生活 、礼制、建筑、水利等和古希腊文明之间存在的异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动。  “我们做深做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展示,也积极探索实验考古、公众考古以及动物考古的成果转化 ,强调了动态式的 、体验式 、沉浸式的活态展示 。”蒋卫东举例介绍说,基于动物考古的发掘和研究成果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办“良良的动物世界”动物考古特展 ,通过鹿苑的活态展示以及互动体验尝试让文物“活”起来  ,“书写好古老文明的时代新语,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  本次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由中国新闻社 、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报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  、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完)
 
 

© 2019.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汇通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More Templates 粤ICP备888888号网络经济主体信息